国 家 重 点 保 护 野 生 动 物 名 录 调 整 盘 锦 市 鸟 黑 嘴 鸥 升 为 国 家


据国家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,2021年2月4日,经国务院批准,调整后的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正式向公众发布。调整后的《名录》,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,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、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。豺、长江江豚等65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国家一级,并且《名录》新增517种(类)野生动物。在我市辽河口繁殖的黑嘴鸥升为国家一级 。





黑嘴鸥,又名桑氏鸥。一般体长为37至40厘米,头部为黑色,背羽呈灰白色,腹部清白如雪,白眼圈,颈部及嘴线均呈黑色,浑身玉羽银翎,在阳光下,如同盛开的黑蕊白朵花儿一般漂亮。
黑嘴鸥,仅分布于东北亚地区,其越冬地主要分布中国南部沿海地区,包括香港、台湾等地和韩国南部、日本、越南等国家,而繁殖分布除韩国有少数种群繁殖外,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江苏盐城保护区、山东黄河三角洲保护区、辽宁辽河口保护区和鸭绿江口保护区。





1871年,法国传教士司温侯(Swinhoe)首次在我国福建厦门采集到一只黑嘴鸥的标本并予以命名。此后一百多年来,世界野生动物专家和鸟类专家费尽心机寻觅其踪迹,有关黑嘴鸥的繁殖地一直是个谜。因此,黑嘴鸥作为世界珍禽和濒危物种,被载入国际鸟类联盟的《红皮书》。
1989年5月,辽宁省鸟类研究中心梁余、张跃文等人在盘锦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黑嘴鸥的2个巢穴和4枚卵。这个消息引起了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极大关注,一支由中外专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来到这里考察,发现了大面积的黑嘴鸥巢区,还找到了卵和幼雏,统计出黑嘴鸥有1200只左右,仅当年繁殖出的幼雏就有370只左右,而当时世界黑嘴鸥总数仅为2000只,这里黑嘴鸥数量占世界黑嘴鸥总数的70%。中外专家做出了权威性的结论:中国盘锦是世界上现今黑嘴鸥最大的繁殖栖息地!
由此,盘锦以黑嘴鸥最主要的繁殖地而闻名于世。盘锦人更是珍惜这一难得的殊荣而将黑嘴鸥作为盘锦的市鸟。




黑嘴鸥,每年三月中旬陆续回迁盘锦,四月下旬进入繁殖区,六月中旬出雏达到高峰,七月中旬繁殖结束,十月底迁离盘锦到南方越冬。
1994年,盘锦划定了4.8万亩“黑嘴鸥保护地”,并陆续投资400余万元,修建了4处人工岛,圈护5700亩繁殖地,全力为黑嘴鸥营造安居家园。
1991年,成立了我国第一家民间保护组织——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。
2006年6月18日,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为盘锦市人民政府授“中国黑嘴鸥之乡”牌匾,使盘锦成为辽宁第一个以野生物种命名的鸟类之乡。
30年来,黑嘴鸥的数量逐渐在增加,到2020年已达10507只。





2021年2月,经国务院批准,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进行调整,黑嘴鸥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,这是政府和民间合作保护的结果。
愿盘锦的名片,搭上黑嘴鸥的翅膀飞得更远,闻名遐尔,提升盘锦的生态、宜居城市的形象。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擦亮“中国黑嘴鸥之乡”这张名片,为黑嘴鸥营造安定、自由的生存环境,使它们的生活得更愉快,为盘锦带来更高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,真正地成为140万盘锦市民共享的公共产品。